whether authorities are able to cope with the issues created by today’s much larger containerships?
繼CSCL Indian Ocean之後,前天晚上有一超大型貨櫃APL VANDA 在由法國 Le Havre開往英國Southampton時,於Bramble Bank, off Cowes擱淺.再次引起海運界討論:"各港的港務局真的準備好了嗎?"
兩次的海事幸虧都是發生在先進的國家,他們有足夠的後勤救援基礎能力與裝備.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害.(而且都是擱淺在泥質海床).如果換成是岩石底,船殼又進水的話,哪事情又大條了.
想想看如果是發生在高雄港的話:
*因為二港堤外有橫流,所以入題速度平時好天氣時都要在6節義上,天候惡劣時還要加快,巨大的慣性與衝力萬一擱淺時都會是擱得很深,況且平時的港口優勢:潮差小,在出事時就成了劣勢(無法靠潮水浮起).
*吃水超過10.5米的船都將被困在港中,中鋼,中油的原料船,遠東倉儲的黃豆玉米小麥船,及洲際線貨櫃母船也都無法進港.
*再油,水都抽出後如仍無法於高潮扶起時,有沒有裝備卸下"巍峨"的最上層貨櫃?
#高雄港 #危機管理 #超大型貨櫃之操縱
所以萬一發生在高雄港時,第一時間就只有.....賣股票!